中國白酒多元營銷勢在必行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縱深,多元化發展成為市場競爭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產品沖擊市場,產品創新已成為市場競爭的一大籌碼。如今的市場競爭,已經被稱為"過度競爭",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產品創新意義的時候,卻有意無意忽視了營銷創新的重要性,導致企業難以形成系統競爭力。企業要想建立可持續發展力,必須建立與產品創新同步的新營銷體系,唯其如此,營銷才能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
當前,中國白酒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減少酒精危害和理性飲酒的呼聲日漸濃厚;與此同時,酒稅的提高和酒類廣告受限也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趨勢;再加上洋酒的大舉搶占市場,傳統酒業獨霸市場的局面將永遠成為歷史。在這種嚴酷的競爭面前,繼續死抱住傳統的營銷思路不變無疑將會遭到市場的殘酷淘汰。中國白酒多元營銷策略勢在必行,酒類企業只有適時地改變營銷策略,采取多元化的營銷模式,主動搶占先機,打造品牌優勢,才能在這場白熱化的市場角逐中贏得自己的一席之位。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這個多元化的信息時代,品牌的影響力將隨著市場的高度自由競爭變得越來越重要。要在市場蛋糕越來越小、消費總"量"出現規律性下降的同時保持行業的穩步發展,只有提升白酒品牌價值才是傳統白酒的唯一出路。從全國白酒市場來看,高端飲用市場和平民飲用市場出現分化,酒類消費"高端化"和"品牌化"發展日趨凸顯。中低檔白酒呈現萎縮局面,高檔和超高檔酒呈現上升趨勢,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打造中國白酒頂級品牌已成為酒類行業市場發展的趨勢。
另一方面,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的背景下,放眼我國整體經濟環境,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仍然為全世界所矚目。近幾年,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相繼亮相,成交額相當可觀,中國高端消費者的強大市場購買力可見一斑。零點集團董事長袁岳說,"事實上,中國并不缺少本土奢侈產品",其為論證這一論點所舉的例子,第一個就是"比茅臺和五糧液還貴的水井坊"。這個例子充分地證明了在源遠流長的酒文化背景下,中國高端白酒的發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酒類奢侈市場無疑會成為中國酒未來最突出的一個亮點。
然而,與"中國并不缺少奢侈產品"同時存在的另一個共識,卻是中國缺少頂級品牌的打造能力。就酒類市場而言,我國市場上絕大多數白酒在營銷模式上尚未走出模仿和盲從的怪圈,著名品牌專家于清教授在評價當下白酒營銷市場時,直率地指出:"整個白酒行業似乎掉進了燒錢砸廣告、砸市場的陷阱,幾乎所有的白酒品牌在靠廣告支撐著其品牌、市場和渠道運營。"的確,在目前專業市場發育不完全的情況下,高端酒和中低檔酒類均以爆炸式的廣告投放和效率有限的終端推廣為主要營銷著力點,品牌優勢得不到凸顯。而在西方酒類品牌推廣中居主導地位的酒類專業會展,在中國發揮的作用尚較弱小。傳統的"糖酒會"、"食品展"等大宗貿易展雖具規模,卻僅屬于"普及型"展會,參會門檻低,商品種類雜,層次也參差不齊。高層次高水準的酒類品牌展在我國僅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為促進國內酒類市場的發展,引導酒類市場實現多元營銷,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決定從2006年開始培育中國自己的"酒類品牌展"--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CIADE,旨在幫助國內酒類企業提升和鞏固品牌,打造酒類行業的"中國本土奢侈品牌",并力爭五年內將酒博會培育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化、品牌化、專業化的"酒類品牌大展"。
多元營銷策略已成為當前中國白酒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多元化才能保證一個行業的活力和競爭發展動力。中國高端白酒只有在營銷中找到不同于中低檔產品的特色之路,做好品牌定位和推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自我救贖,進而實現發展和不斷跨越。